“星期廣播音樂會”創辦于1982年,是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普及型系列音樂會。主辦者一直堅持精心策劃節目內容,注重表現形式的時代感和創意性,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星廣會”已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道亮麗景觀。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欣賞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音樂作品,是我們認識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 本場星廣會“炎黃頌——上海音樂...
本場星廣會,上海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中國愛樂樂團客席大提琴首席馬新樺將率領由她的學生組成的大提琴樂團為我們上演一場探戈音樂的盛宴。音樂會以“...
本場星廣會將集中為觀眾展現中國民族管弦樂之美。指揮家吳堅執棒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茉莉花民族樂團,與笛子演奏家詹永明、嗩吶演奏家左翼偉、二胡演奏家...
本場星廣會,三位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及附中附小的音樂家周希希、周正中和陳衛平,以時間為索引,為觀眾帶去20世紀中國鋼琴、聲樂和大提琴的經典作品...
本場星廣會,“大手牽小手”,我們邀請的兩支合唱團是:由已經退休的老新聞工作者組成的“上海老新聞工作者協會金旋律合唱團”和活潑可愛的“小熒星合...
男低音歌唱家的聲音渾厚寬廣,不僅能表現出巨大的戲劇能量,也能流露出似水深情。本場星廣會特別邀請到中國“文華獎”獲得者——男低音歌唱家關致京攜...
從17世紀西方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開始,長笛就是教堂音樂和室內樂演奏中的重要角色。到了18世紀末的古典主義時期,六弦古典吉他開始出現,逐漸吸引越...
8月4日的星期廣播音樂會上,小提琴家黎雨荷與鋼琴家馮懷宇就將演繹《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D大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兩部作品。除了這兩部情感豐...
口琴可以裝進口袋隨身攜帶,是一件與大眾最為親近的樂器。它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長,也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音樂普及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口琴...
宇宙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如何孕育的?如何為一個小生命準備好人生之路?未來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在這個低頭看手機的時間遠遠超過抬頭看星星的時代,音樂...
19世紀中后葉,隨著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許多藝術家開始探尋具有自己民族根源的音樂語言,尋求將本國音樂文化融入世界音樂主流的契機和手段,俄羅斯...
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向上海城市上空發出第一聲問候,自此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今年,上海人民廣播迎來了70歲的生日,電臺...
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向上海城市上空發出第一聲問候,自此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今年,上海人民廣播迎來了70歲的生日,電臺...
鋼琴四重奏是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鋼琴組合而成的一種室內樂形式。古典主義時期的室內樂多為弦樂四重奏形式,即使鋼琴偶有出現,也僅作為伴奏樂...
2019年,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進行了美國巡演,經歷近40天、穿越14個州、途徑22個城市,這不僅是上海歌劇院歷時最長、密度最高、曲目最多的一...
本次星廣會,指揮家張藝將率上海愛樂樂團,為您精心選取來自中、俄、美、法四國不同時期的經典芭蕾舞劇中的音樂:由我國作曲家杜鳴心、吳祖強創作的《...
改編曲,是對音樂作品的再創作,挖掘作品不一樣的可能性。在古典音樂中,許多經典曲目憑借自身耀眼的光環,吸引著后人躍躍欲試,進行“二度創作”。1...
本次星廣會以“歌劇中的經典重唱”為主題,從13部歌劇中篩選出18首具有代表性的重唱曲目,在藝術指導沈燁和排練指導余楊的帶領下,由上海歌劇院歌...
十九世紀是歐洲古典音樂從教堂和王公貴族宮廷走向大眾平民的時代,也間接造就了鋼琴音樂的全盛時期。在此期間,鋼琴作品不僅產量豐富體裁多樣,還出現...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1959年首演于上海,它不僅是中國交響樂民族化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世界范圍內最為人所熟知的中國旋律之一。2019年度“星期...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